总结
在刚开始时候一定要坚持下来, 每天不要拖沓,
尤其是作业与任务认真完成, 主动思考, 乃至上课主动回答老师
课间思考, 反刍, 闪回知识
早上早起, 不要立即看手机, 君子和而不同
todo/idea :: 用一条时间线(生活, 日常学习习惯应用)和空间线(笔记本, 学校-家) 串联并实践所有方法
时间-空间线 横向分类, 纵向分级 为什么这么做? 怎么做好? 为什么要做好
- 总线: 灵活的计划, 及时调整, 认清当下自己想做什么 长久的日记, 理清现状, 帮助自己梳理情绪和所学
- 思考法:
- 思而不学则殆, 必须做题实践
- 预习 + 带着问题听课
- 核心: 康奈尔笔记法 + 树状图法
- (左栏) 分解知识点、提取关键词 | 检查知识点
- (正文) 思维导图、比喻、画图、符号 | 基础知识点
- (底栏) 自我总结, 提炼概括
- 补充: 费曼学习法
- 错题本 = 错题 + 好题 + 思路梳理 + 同类型题总结
- 做题限时法
- 做题三看法
- 记忆法:
- 积极情感法
- 遍数取胜法(a4 纸默写)
- 录音记忆法
- 联想记忆法
- 日常生活积累(看新闻, 在生活中用知识)
- 逻辑记忆法(导图默写, a4 默写, 左栏默写)
- 关键词口诀法(尽量不用, 或者使其有意义)
- 补充: bilibili 各类助记视频和记忆方法
- 归纳法
- 树状图法
- 题海归纳法(记时, 难度合适, 分类整理)
- 知识点列表法
- 11271 复盘法
- 自律法
- 核心: 用"爱"去自律, 不要抵触学习, 提高思想认识, 树立明确目标(或小目标)
- 空间分离专注法
- 记录时间法(流水账日记法/漂亮手账法)
- 监督他人法
- 拍 vlog 法
- 四象限任务管理法
- 先做 2min 法
- 健康爱好替代法
做题有三看
- 上看(思考): 本质(出题人为什么这么出)、答案(为什么要这么作答? 怎么想到的? 思路是什么?)
- 横看(归纳): 联系(与什么知识点有关), 归化(是哪一类基础题), 聚类
- 下看(记忆): 基础知识, 理解题意的能力
重知识学会后灵活迁移的能力, 还是得多刷题
难得知识他确实难, 但也得尽可能做好
学习有五步
- 自己看书课前预习一边, 搞清楚学的东西在哪一块, 哪里不会
- 上课听讲, 及时闪回, 常提问题, 我哪里不会? 这个只是属于什么(定义\例题)?
- 提取关键词 小结 写到左栏
- 闪回复盘, 底栏
- 做题, 重复
数学
step 1: 预习: ①课本浏览 ②参考书例题 ③ 记录疑惑 step 2: 听课: 学校课程基础 step 3: 做题: 认真完成作业 step 4: 总结: 错题 + 好题(教辅额外题型) + 思路梳理(条件翻译/发现不足) + 考点框架/题型框架 step 5: 反思: 复习错题本, 发现问题, 及时解决或请教
Ni: 主动学习、自学、灵活学习、高度专注
1. 康奈尔笔记法
自己提取一段话的关键词(左栏),
并用这些关键词结合自己的话复述知识点, 加以自己的理解 提取最关键信息(底栏)
2. 分解知识点
把每一课有哪些知识点梳理清楚
从大标题梳理到最小标题, 一个一个点的攻破
懂了就是懂了, 不懂就是不懂
3. 其他形式辅助理解
可以用思维导图、比喻、画图、符号等表达方式去复述知识, 有助于加深理解
4. 不断回归基础
当你学到后面时,
不妨会看一下基础知识,
“温故而知新, 可以为师矣”
用自己的理解,
联想这条基础知识可以有什么考点,
自己是否真正的掌握…
Ni-Fe
1.费曼学习法
把自己掌握的东西教给别人。
比如给别人讲题
原理上就是把 Ni 内化的东西说了出来,
不过为了别人理解
可以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
或者逼迫自己进一步理解
ps. Don’t be shy~~~
2. 监督他人法
组一个线上的学习小组每天打卡,自己做组长。
为了给别人做表率,不影响别人学习状态,会比较能坚持。
ps. 如果很难找到人或者不想和其他人打交道就算了 /(ㄒoㄒ)/~~
3.积极情感学习记忆法
学习的时候可以积极、高兴一点,
比如放一首喜欢的不影响思考的歌,
准备一个美美的学习环境,
让自己尽可能舒服一点
同时在学校也别对学习太抵触,
用"爱"作为动力而不是"恨",
比如不想"没写作业会被批",
而是想"写了作业我可以学会哪些东西, 然后就能跟别人吹牛逼了"
还可以带感情地朗读课文, 古诗文
了解作者的人格,
发现自己喜欢的科目
Ni-Ti
1. 树状图法(构建知识体系)
横向分类, 纵向分级
参考 Ni 1. 分解知识点,
用自己的理解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,
可以参考 Ni 3. 其他形式辅助理解,
绘制成思维导图,
并增补更多东西进去,
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.
以这个为基本,
看到什么往进放什么
不断完善脑海中的图
不在于形式, 不一定多么精美,
对各个分层有概念即可
2. 逻辑记忆法
对一段话, 想想它为什么这么说, 思考它说话的顺序,
比如 国家社会人民、总体局部等
尽可能地理解逻辑, 而不死记硬背
Ni-Ne
1. 题海归纳法
不断刷题,刷真题和好题
尤其对于数学, 可以整理自己的错题本
但是不能只整理错题, 搞不清楚目的,
纠结于美观性
而是将题海汇入 Ni-Ti 的思维框架,
补全自己的不足
认认真真的理解题目, 归纳题目
同时可以罗列知识点,
学掉一个划一个
不要急于求成
搞着搞着就顿悟了
ps. 不要沉迷简单题, 搞清楚重点, 选择稍微有点难自己又能会的好题 ps. 做题记时间
2. 融汇联系法:
当学习新知识有困难时,
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绑在一起,串成网。
简单来说就是对比旧知识和新知识,
找找共同的, 不同的
用类比的方式去理解
在咕咕呱呱的物理课程中有提及, 可用于理解物理初中与高中公式
3.联想串联学习记忆法
可整理一份简洁版的知识点网
站在命题人角度
看哪些知识点会穿在一起考
其实就是数学上的题型归纳
不过是以一个更本质的角度去看
Ni-Se
1. 空间分离, 保持专注
最好在大块时间使用
在一个专门的地方学习
独立没有人, 也把手机放远
远离一切消息一切人际
不用有任何其他的负担
吃饭在吃饭的地方, 吃饭就只吃饭
睡觉在睡觉的地方, 睡觉不躺床上刷手机
可以娱乐, 可以刷手机, 但娱乐就在娱乐的地方, 其他地方专心做事
而学习也在专门的地方学习, 保持长时间的专注
2. 行动力的小建议
诚实面对自己, 哪里不会就是不会, 不要装; 又时候自己想偷懒就承认, 先去休息一会, 再专注;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, 先放着就是, 别好面子, 别高估自己, 想着"我明天一定可以自律"
哪里不懂立刻查, 有时脑子里会突然冒出一个不确定的知识问题,这是Ni在提醒你,然后你要立刻翻书,把这个点在当下巩固。
只学当下一道题,不要看你还有多少没学,就把眼下这道题搞懂; 不管有多少作业, 有多少任务, 是否会成功, 方法好不好, 有多难, 先去做, 做它个 2min 就好, 你就可以休息了, 它没那么可怕
积极实践, 长久坚持, 慢慢来, 踏踏实实学, 做好一点一滴的事, 比如每一天的作业, 不要眼高手低, 像数学只看不认真做题; 焦虑其实是内心实力不足, 只要你做起来, 焦虑就会大大减少的, 空想不做才难受
记录时间, 减少走神: 用记录时间的app, 或者在纸上记你刚才在做什么; 不用追求一分不差, 但要诚实, 走神就是走神; 可以用一种日记的方式, 增加点趣味性, 用一个个顺序的数字记录每一件事
避免陷入不健康 Se, 比如刷视频, 看小说, 不控制自己戒断它, 而是用别的爱好替代, 比如听歌, 逛街等等
四象限任务管理, 先做难的, 不想做的
3. 知行合一, 努力坚持
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享受过程, 享受当下的人生, 可以去爱, 去交朋友, 去玩, 去做一个漂亮的倒挂金钩 (很蓝的啦)
Ni-Si
克服完美主义:遍数取胜学习记忆法
反复默写, 遗忘曲线
录音记忆法
11271 复盘法
1: 当场, 听完后闪回, 或在间隙中思考学到了什么 1: 当晚, 复习笔记 2: 第二天, 做题总结 7: 周末大复盘, 大整理 1: 听课与做题, 1:1 (大致,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)